述着故事。

    身处如此安宁祥和的村寨,几乎能让人忘掉外面战乱仍频,叛贼四起。

    李明跟在众人后面,远远经过时,还能隐隐听到老人在讲着什么:

    “冯君侯拔剑高呼:吾之大旗,就竖此处,不退半步!贼至,吾便提这三尺剑,与贼同归于尽。北伐以来,吾从未闻军中有大将殉国者,若有,请自永始!”

    “但见贼军一齐拥至,冯侯披甲骑马,手持倚天剑,寒光乍起,手起剑落,衣甲平过,贼子血如涌泉,老夫紧随冯侯之后,杀退众贼军将,直透重围……”

    “哇!”

    只听得众孩童忍不住地发出惊呼,皆是露出仰慕崇拜之色。

    路过的李明身子略略一顿,脚步就是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心下疑云顿起:

    那冯某人,当真如此厉害?

    冯某人在街亭一战激励军士之言,早已是传遍天下。

    不得不说,任谁听到这个话,都会气血翻涌,意欲长呼。

    而李明的姊夫是从南乡出来的,平日的言语中,对冯某人的推崇,自然也是无以复加。

    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他对自己那个武夫姊夫一直有所偏见,

    更别说蜀地李家有不少人,视冯某人如恶鬼猛兽。

    所以李明从来不相信他对冯大司马的评价。

    冯某人的武略肯定是少有敌手,这个不用怀疑。

    冯某人带兵多年,征战沙场,从无一败,这个也是事实。

    真要说身上没有武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什么轻摇羽扇,坐镇帅帐,就能运筹帷幄,决胜阵前的屁话。

    这年头,书生都是佩剑行走江湖的。

    常年领军四处征战,要是没有一副铁打的身体,哪能吃得消?

    更别说冯某人可不是决战千里之外,而是率军转战万里。

    但如果真的如那老卒所言,披铁甲,举倚天,冲阵杀敌如摧枯折腐,丝毫不逊五虎上将……

    李明不禁就是有些恍惚,眼前似乎闪过一个人影。

    凉州考课,同时也是大汉的首届考课,开创了大汉选拔人才的先河。

    李明在那一次的考课中,以优秀成绩的毕业。

    而那一次考课的主考官,正是冯某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冯某人站在高台上,俯视诸多学子。

    他的身后,立着刻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石壁。

    这一幕,特别是那道身影,让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

    那道身影,是那么地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甚至让人升起一股不可抗拒的无力感:

    山门子弟,难道真的就可以这么文武皆备到为所欲为的地步?

    身为蜀地李氏子弟,面对李氏眼下的境地,要说对冯某人没有一点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自己的阿姊,被迫嫁给了一介武夫。

    换成以前,这等武夫,莫说是娶阿姊,能见到阿姊一面,说上几句话,就算是祖坟冒青烟。

    更别说让阿姊给他生儿育女。

    只是每每想起冯某人,那个笼罩在世家大族头顶上永不散去的阴影,李明又是有些心悸不已,泄气不已,甚至绝望不已。

    李氏或许还能有机会再起来,但那又如何?

    也不过是按冯某人指定的道路起来的。

    这简直就是从根子上,断绝了世家大族的心气。

    世家大族想要复昔日之盛,除非,除非,再来一次天地翻覆,刘汉不兴。

    只是一想到如今的天下,还有季汉境内的林林种种,李明又是摇头苦笑。

    世家子弟在世人眼中,或许可谓英才尽出。

    但比起能逆转天下大势的山门子弟,却又是逊色许多。

    如何能与之争锋?

    想到这里,李明暗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这等关系到天下走向的大事,本也轮不到自己操心。

    还是安安分分地过好眼前的日子吧,毕竟只要愿意低头,季汉留给自己这些人的路,还是挺多的。

    这么多年的磨练,他早已不是昔日只有血气之勇的愣头青。

    自己这些年也算是为季汉效力,正是因为身在局中,见识到季汉发生的种种。

    他才越发明白,天下大势,几乎已是再无逆转的可能。

    现在他已经看得很清楚,自己这个姊夫,正是顺了大势,这才有机会娶了自己的阿姊。

    眼下大势已成,难有再变,罢了,罢了啊……

    李明的这种心理变化,并无出奇之处。

    因为时至今日,就算是蜀地李氏子弟,怀有这样心理的,也大有人在。

    而蜀地李氏,不过是大汉,乃至天下世家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阿弟不喜欢?”

    阿姊的声音,叫醒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蜀汉之庄稼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甲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甲青并收藏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