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自当大单于签署了停战协议后,他领着部下三十万兵马全部撤回王廷,边疆战乱彻底平息。

    王莽领军驻扎在甘肃,不理外事,精图利志,将全部心思放在了耕种事情上,领着部下兵马大举开垦荒地,种植五谷杂粮。

    短短两个月时间过去,辽宁那边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跋山涉水来到了甘肃,参与开垦荒地之事。

    这些百姓一心一意认可王莽。王莽在哪里,他们就跟着去哪里,不怕迁徙之辛苦。

    当然,王莽虽然领兵驻扎在甘肃,但是他也没下令让辽宁的所有百姓前来,一切都遵照百姓自己的意志来行事。百姓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也没事。

    甘肃各大城主刺史碍于王莽势大,也不敢出头把王莽赶出去。并且在甘肃这边,也没有顶级大世家的势力插手,王莽的布置一切都顺风顺水。

    这样一来,王莽的这个行为也相当于是占山为王,强行把甘肃这片土地占领了下来。

    甘肃地域辽阔,平原广阔,物产丰饶,不比辽宁差几分。

    在王莽的辛苦耕耘下,这边俨然有了中原粮仓之景象。

    远远望去,只见绿油油的稻苗茁壮成长,各自杂粮长势极好,春意盎然。

    不过由于他下令抽调辽宁的兵马来到甘肃耕耘,从而导致辽宁防守力量逐渐薄弱。霍荣盛主持的大局节节败退,一个城池一个城池丢失,几乎掌控不了局面。

    在外人看来,王莽此举乃是放弃了辽宁,不敢和蛮王相争,要在甘肃这边重新扎根。

    但在霍荣盛看来,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顺利无比。

    辽宁那边经过王莽七八年经营,已经成了一个十分富饶的地域。现在王莽之所以放手辽宁,这乃是他在借助蛮王的手来压迫百姓。

    他料定,等日后蛮王彻底掌控了辽宁,蛮王绝对不会善待百姓,会极度去压迫剥削。到时候那些百姓自会想着自己在时的好,从而闹出起义。

    王莽此举乃是在用蛮王的手,激发百姓抗争之心。同时等到日后百姓起义爆发出来后,他就可以领军前去镇压蛮王。到了那时,辽宁百姓必定会全部汇聚而来,迎接明主。如此王莽重新收复辽宁之事,轻而易举。

    王莽在甘肃这边不理外事,但是在皇都那边,却矛盾重重,纷争加重。

    自当那些主将们到了皇都,告知了那些掌权大世家,说王莽隐退,不插手九州纷争后,这些大世家便开始布置,相互争斗吞并,壮大己身。

    当然,这些大世家敢这么做,其实也是看到辽宁节节溃败,王莽的根基正在逐步丢失罢了。至于甘肃这边,他们觉得王莽要想重新建立一个稳固根基,绝非易事,需要多年苦工才行。

    王莽根基受损,又明确表示不插手任何纷争,这个消息宛如给了他们一计强心剂。他们几乎都达成了共识,不招惹王莽。自己争自己的,把甘肃排除在了九州之外,默认王莽为甘肃之主。

    如此这般,九州局势剧烈动荡起来,各大州域几乎每天都有大规模的争斗发生,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皇都武侯将军府

    公孙策来到皇都后,他第一时间就直奔武侯将军府。

    王静烟听说公孙策来了,自是急忙相见。

    当下众人客套了几分,王静烟就问道“公孙策,我相公现在如何了他还好么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公孙策答道“王大人一向安好,不过他并未打算最近回来,而是要等个一两年。并说若是你有意的话,也可以去甘肃那边。”

    “要在那边等一两年”

    王静烟点点头,上次王莽曾写信说过这事,她十分清楚。现在之所以再次发问,只不过是想要再确认一遍罢了。

    “我相公上次传讯和我说,要放弃辽宁。不知辽宁那边现在如何了我父亲还好吗”

    “你父亲王元海”

    公孙策一愣,看了坐在旁边的上官凝萱一眼,给她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他觉得很奇怪,王元海都死了有大半年了,王静烟怎的会不知道这事。

    上官凝萱叹了一口气,“静烟,有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现在你既然问出来了,并且辽宁局势已经成了那个样子,那我说不得也要说出来了。”

    “什么事”王静烟问道。

    “你父亲,其实在半年前已经去世了。是因为伤势太重之故。”上官凝萱说道“那时有一股神秘势力相助蛮王夺取辽宁,他们高手如云,实力不可小视。

    当日我之所以会来将军府,纯粹是来稳住你的。王莽怕你得知这个消息后,会立马赶去辽宁,从而遭到那些人抓捕杀害。在这半年来,我从不允许你出门一次。并且进来的人,我都严格要求他们保守这个秘密。

    目前在这个皇都当中,除了那些百姓之外,凡是有些身份的人,差不多全都知道这事。唯独你,却被我瞒着不知情。现在辽宁差不多丢了一半,王莽的撤离计划也顺利开展。我若是再瞒着你,也说不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王莽传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醉品红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品红楼并收藏王莽传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