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害怕啊?



    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



    凌然再次闭眼睛,默默感受。



    “稍等片刻。”凌然直接将手术刀给丢掉了,自己转身出了手术室。



    一个手术室里的二十好几号人,以及示教室内的数十号人,都不禁面面相觑。



    纪天禄连忙跟着跑了出去。他今天是以观众的身份出现的,以免喧宾夺主,让外面人以为是他在幕后操作——那对凌然不公平,纪天禄也丢不起这个人。



    纪天禄穿着洗手服,追到洗手间,低声问凌然:“怎么了?有点紧张吗?”



    “想到点新东西。”凌然何止是想到点新东西,他满脑子都是大体老师。



    别看多了100次的脚部解剖经验,但国际的行情来说,有200次脚部解剖经验的临床医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专业的法医或者解剖医生,大概很容易能达到200次,达到1000次也是年普秃的水平。



    但是,临床医生要达成200次解剖是不容易的。算是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达成200次普通解剖的临床医生好找,专门解剖200次脚部的临床医生还是很少见的。



    起手部来说,脚部更简单和粗糙,也更不值得研究。



    正因为如此,当祝同益提出方案A 的时候,大家连跟腱周围的血运都不是太搞得明白,21世纪的医生们,也都没有对此做研究呢。



    而这多出来的100次解剖经验,却让凌然对跟腱周围的血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想换一个入路。”凌然撕掉了外面的手术服,重新洗手,一边洗手,一边对纪天禄说。



    纪天禄本能的要反对,好悬才给忍住了。



    凌然如果是他科室的医生,他肯定是要点反对的。



    入路是手术切口开始的地方,不同的入路,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手术模式。



    如说肠道手术,正切开腹,侧切开腹是不同的手术入路,还可以从肛门进入来做,又是一种不同的手术入路。



    可以想见,改变了手术入路,等于改变了手术的方式,是非常巨大的改变。



    甚至可以说,凌然如果改变了跟腱修补术的入路,那方案A跟腱修补术,也要变成方案A跟腱修补术改良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纪天禄都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纪天禄却不敢轻易的否决凌然的建议。



    这是长时间的相处之后,凌然建立在纪天禄心里的形象使然。



    纪天禄好言好语的问:“你想换到哪里?”



    “再向右三到五厘米。”凌然道:“更多的避开静脉血管。”



    “那样都要看不到跟腱了。”



    “开口可以做大一点,总是能看到的。”凌然的思维转的很快。



    这的确是他的临时构象,但却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的。



    老实说,200次的脚部解剖经验的获得,完美级的跟腱修补术,再加100多次的跟腱修补术的操作,凌然在该技术的水平,已至世界顶尖,他要改一个入路——别的医生是想改,也不知道怎么改。



    这个世界的外科医生,到了50岁能深入到这个水平,不算是浪费生命了。



    纪天禄沉默了下来。



    按照正统的外科诊疗的模式,手术前的会诊和术前讨论,其实已经决定了手术时的操作了。



    严格来说,主刀医生进入手术室,只是执行术前的决定而已。



    但戴蒙德的跟腱修补术来说,术前的讨论和会诊的意义何在呢?



    全世界做过方案A的跟腱修补术的人,只有凌然而已,算是祝同益,也只是提出了方案A的概念,而无法执行。



    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凌然对方案A略做修改,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今天的场合,有些不太适合实验手术!



    “要不然,下次手术再修改入路?”纪天禄提出老成的建议。



    凌然拿了戴蒙德两个“衷心感谢”的宝箱,总觉得多了一点术前红包的责任,犹豫了一下,道:“戴蒙德的核磁共振片来看,他的血管的位置是需要进行一些入路修正的。”



    纪天禄做了20年的外科医生,不知道遇到多少意外情况,也不说“早XXX”之类的话,飞快的做出决断:“那直接做,不要说修改入路之类的话。”



    “好!”凌然见纪天禄都这么说了,更加没有顾忌。



    两人一前一后,重新进入了手术室。



    房内纷纷的议论猛的一收。



    莫里斯医生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医凌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志鸟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志鸟村并收藏大医凌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