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洗衣台,陈丰让人一口气做了四个,分别放置在这大水井的两边,左右各两个。每个洗衣台都差不多一米五长,一米宽。

    如此一来,以后府里的人要想洗衣服,在这水井打水洗就行了。此外,生活用水也不用专门跑出门去五六百米外的河里提水。这一口大井蓄水量还是很充足的。

    这院子里除了这口大水井外,左边是一片平整的空地,有着各种这时代的锻炼器材,有各种石锁。右边则是一个草坪和一个小花园,里面铺了草坪不说,还种植了各色的花卉,此外,还有一个凉亭。

    从水井绕过去,则是第二进的大门,这次倒是有了台阶,不过也就三级,大门也是有铁檀木制成,进去后便是第二进的院落了,是四合院的设计,四面都是一个个的房间,用回廊相连接,如此即便下雨也能相互方便的串门,这处主要设计的就是“员工宿舍”,是给府里的下人居住的。

    当然,这些房间的设计也是有差别的,厅堂两边左右的房子是给府里的管家和账房这类的高级下人居住的,设计的是套间,各自的面积都有将近两百平米,里面有三个睡觉的卧室。

    除了这两个跟厅堂相连的正房之外,其余的房间都被设计成了员工宿舍,只是面积比较大点,每个房间都有上下铺,现在的标准是管事、队长单独一间,其余的六人一间。

    而这个四合院,除了厅堂两边的正房之外,共有十八间员工宿舍,住下百来人是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若是有必要,每个房间完全可以住十个人,住下两百人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里陈丰打算主要是给府里的男性下属、仆人、亲卫来居住的,目前来说绝对足够。

    穿过第二进的正堂,就是第三进的院落了,这处的院落稍微小了一点,主要是给府里的丫环来居住。这里没有厅堂的设置,只有一间间的宿舍,但依旧有四面回廊,雨天可以避雨同行。

    在这院子右边则有一个大门设置,穿过这扇大门就是真正的后院和内宅了。这处院子跟此前的三进院落并排,占地差不多之前三进院落的一半。

    穿过有丫环或婆子把守的大门之后,才能进去内院。首先靠近大门这边的是两排房屋,这不是给人居住的,而是两排库房,主要就是存放府里的各种东西,包括粮食、已经容易保存的吃的东西、以及其他绫罗绸缎、古玩字画、以及金银。

    当然,金银铜钱在库房这边不可能放很多,而且专门是一个房间单独存放的,用的也是铁檀木的门,还有这时代最先进的大锁。

    内院的总体是长方形的设计,长大约有一百六十米,宽五十米。四周的围墙更是有三十米高,都快堪比一些小县城的城墙了。

    四周也有回廊的设计,中间用镂空的雕花围墙隔出了三个小院,

    第一个院子就是普通的内院丫环居住,第二个小院则是打算给王月琴和素兰居住的,第三个也是最里面的院子则是陈丰、小翠居住。

    当然,在三个小院子都不是封闭的,反而是开放式的,即便是下雨天也能通过各处的抄手游廊、回廊彼此串门连通。

    各色植物和花卉点缀其间,让后院里的这三个小院子显得素雅清净非常。

    当然,这些也算不上太大的亮点,真正的亮点是第三进小院子,也就是陈丰和小翠居住的这边,左右各有一座三层的阁楼。

    这两座阁楼,陈丰设计建造的初衷,一来是夏天的时候可以在上面乘凉,二来可以登高望远看风景,三来就是警戒的作用了。但主要的目的还是前两项。

    这座院子要说最现代化的设计就是那个高高的蓄水塔了。就建造在第二进的院子中间,里面蓄满了水,足有三十米高,从水塔顶上有一根粗粗的竹管子直接连通院子各处陶瓷做的水管,主要的地方就是各处的厕所。

    第二进院子有两个厕所,左右各一个,一共二十个蹲位,第三进院子有一个,十个蹲位。

    为了保持清洁就必须用到抽水马桶。抽水马桶这时代仿制一下便不难,但也必须下水道配套才行。所以,陈丰在建造房子之前,就花了点正能量让系统弄了个古今结合的房屋设计图和建筑施工图,其中的下水道设计是重中之重。

    在打地基的时候,就先一步将下水道给挖好造好。没有水泥管和塑料管,那就用陶瓷。为此,他还让曹晖专门去陶瓷作坊定制了一大批的各种型号的水管。

    至于饮用水的问题,却是这水塔暂时解决不了的。因为这时代没有水泵,要想在水塔里蓄水,只能用人工的方式将水提上去,或者老天爷帮忙,下场大暴雨,自动将水塔加满水。

    所以,这水塔设计的是敞开式的喇叭状,露天的,而且还是死水,自然就不好直接使用。

    大家一开始都对这水塔很是感兴趣,询问过用途,并且亲自试用过拥有抽水马桶的厕所之后,大家都是赞不绝口。如此,真的太方便了,而且这么做也不浪费可以做化肥用的粪便。因为在院子外头,就有一个大型化粪池。以后施肥要用到的话,就去那里。

    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历史正能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乐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宆并收藏历史正能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