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咸长成这样,杨彦简直是无语,拱手问道。

    ”嘿!“卞咸轻笑一声:”某倒是想高攀,奈何上溯十代,亦是攀不上济阴卞氏啊。“

    杨彦明白了,正如姓王的不全是琅琊王氏,姓卞的也不全是济阴卞氏,其实他的目地就是要搞清楚卞咸的出身,以区分立场。

    蔡豹又把最后一人介绍道:”这位是淮陵内史苏子高麾下军司马韩晃韩将军。“

    韩晃有善射之名,杨彦特意留意了下,韩晃的双目锐利有神,胳膊肌肉虬结,手指骨节粗大,尤其是手臂比寻常人稍短一些。

    手臂短,意味着拉弓的时候,做同样的功消耗的力量要少一点,这显然是韩晃的先天优势。

    韩晃标准军人作派,猛一抱拳:“见过杨府君。”

    “韩将军不必客气,走罢,想必沈府君已经等急了。”

    杨彦微笑着拱了拱手。

    一行人向里面走,韩晃却是凑上来,问道:“苏将军托某问一句,淮泗口郑观是杨府君的什么人?”

    杨彦眉心微拧,苏峻能托韩晃带这样的话,很明显已经失去耐心了,毕竟淮陵内史坐镇盱眙,拥有淮水这一天然黄金水道,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淮泗口都是必经之路,淮泗口落在别人手里,就等于是咽喉被人扼着,别说苏峻,哪怕杨彦与苏峻易地而处,也绝不容淮泗口由他人占据。

    其实从道义与律法上来说,杨彦没有占据淮泗口的理由,但淮泗口也是他的命脉啊,他绝对不容淮泗口由苏峻把持,即便与苏峻开战,除非战败,不然不可能拱手相让。

    于是淡淡道:“郑明府乃杨某故旧,还望韩将军转告苏府君,若能照顾一二,杨某感激不尽。“

    韩晃听出了杨彦的决心,也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韩某自当实言相告。“说完,就转身离去,与刘遐走在了一起。

    蔡豹的目中有了些忧色,劝道:“淮泗口历来为争端多发之地,而苏峻颇得人心,行事果敢,杨郎还得小心行事。”

    杨彦却是笑道:“多谢蔡将军提醒,其实淮泗口不仅对我,对王邃、对沈充都至关重要,谁都不会坐视淮泗口落于苏峻之手,我谅苏峻不敢直接发兵攻打,这事还得慢慢谈,不过苏峻若鲁莽发兵,我也不怕他,郑观等乡豪依垒固守,绝非指日被破,我有充足时间派军往援。”

    “杨郎既有定计,那老夫就放心了。”

    蔡豹点了点头。

    候礼则是颇有深意的看了眼杨彦。

    很快的,一行人步入大殿,原来格局狭小的殿宇,经沈充粉饰改装之后,变得厅堂明亮,气派大方,与沈充同时出席的,除了钱凤和傅冲,还有一名沈充的侄子沈恪,生的虎背熊腰,一看就是领军武将。

    傅冲见着杨彦,仍然不大自在,杨彦倒是毫不介意的笑道:“沈府君胸怀壮志,豪勇无双,傅君与沈府君为掾,倒可一展所长,杨某恭喜了。“

    杨彦越是大度,傅冲就越是愧疚,摇头叹道:”托杨府君吉言。“

    沈充则从一旁哈哈笑道:”沈某多谢各位举兵相助,今略备薄酒表达谢意,请诸君入席!“

    席位不是随便坐,沈充作为地主,高踞上首,刘遐和杨彦一个是刺史,一个是国相,都是两千石,但刘遐资格老,坐在右边第一席,杨彦坐左边第一席。

    自刘遐以下,是韩晃、刘肇和卞咸。

    而自杨彦以下,是蔡豹、候礼、荀虎、荀豹和蔡裔。

    双方壁垒分明,钱凤、傅冲与沈恪敬陪末席,补足人少的那方,使得坐席看上去相对齐整。

    沈充眼里若有所思之色一闪,便拍了拍手,有婢女捧着酒食,奉于各人案前,并斟上酒。

    沈充双手举盅,大笑道:“谨以此酒预祝我军大破徐龛,诸君,请满饮!“

    ”请!“

    众人举盅相和,一饮而尽。

章节目录

晋颜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上林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林春并收藏晋颜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