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庄只呆了一天的张正书,又回到了汴梁城。 



    阔别了一个多月的汴梁城,除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之外,好像一切都与往常一样。



    但不知道为何,张正书总是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再仔细瞧瞧,好像破天荒的,城墙上终于有禁军在巡逻了,而且入城的搜查也变得严厉了很多。这个状态,就好像换了一个风格一样。



    “看着模样,莫非是又要打仗了?”



    这时候,一个汴梁城的百姓看着城门口“守卫森严”,实则只是装装样子的禁军,禁不住摇着头说道。



    张正书被这百姓一提醒,才惊觉冬日就要来临,看看着天气,好像阴沉沉的,要开始下雪的样子。



    “冬天?冬天!”



    张正书心中猛然一颤,是了,他在李家村待得太久,都差点忘了西夏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夺回平夏城了。这时候,张正书把身后的皇城司亲事官拉到一旁没人的地方,低声问道:“西夏的暗探捉拿住了没?”



    “小官人,你又不是不知晓,我等才回到这汴京城,哪里能得知这等事?”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也是无奈。



    张正书点了点头,也不为难他们了。根据张正书的判断,既然辽国不再遣使过来,也没有递来国书,那说明此事应该是不了了之的。毕竟辽国这时候也不算好过,因为辽国的军队也出现了朽化现象,渐渐压制不在各个部族了。如今,白山黑水一带女真人正跳得欢,辽国也不敢轻易挑起宋辽战争,这是两败俱伤的做法。



    用色厉内荏来形容辽国,再合适不过了。要是大宋能有魄力的话,现在攻打幽云十六州,说不定能一战而下。只可惜,大宋的军队更加不堪,别说攻城了,能守得住自己的地盘都不错了。



    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的张正书,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这些头疼的事就让那些朝中诸公去扯皮吧,他还是好好做自己的商贾,继续“发明”东西,建立工厂,用实际行动给大宋冗兵难题。



    如果赵煦眼光足够的话,他现在应来找自己了。现在还没有消息,估计是赵煦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话。这不,好久之前张正书就想见见赵煦了,可惜赵煦一直没出宫。“没辙了,需要来点猛料。”



    张正书继续低声说道:“你们回去,把李家村的事情,半点不漏地告诉王公事,让他再禀告给官家。”



    “啊?”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有点意外,本来他们就打算这么做的,只不过不想让张正书知道罢了。没想到,张正书居然自己亲自提出了这个要求。这是故意说反话吗?没必要啊,就算张正书知道他们的意图,作为皇城司的亲事官,他们还是要把情报给报上去的。



    “啊什么,难道我做出了成绩,还不准向官家炫耀一番?”张正书表面上非常自恋地说道,但实际上他却知道,能不能解决冗兵问题,就看这一次了。



    “……”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一阵无语,这是在邀功吗?这个张小官人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啊?官家日理万机,哪里有兴趣去管一个商贾的事?这张小官人的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吧,就好像整个大宋围绕着他在转一样?什么毛病啊这是……



    装作不认识张小官人,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默默地落后着张正书几步远。来财在一旁看了,觉得奇怪:“小官人,他们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避嫌呢……”



    张正书心知肚明,有时候就得玩一玩花样才行,不然他的消息根本传不到赵煦的耳朵里。皇城司里山头不少,王庆只是其中之一。要是有人故意打压,张正书不论做什么,都传不到赵煦耳朵里的。赵煦以为自己掌控了皇城司,汴梁城中大小事无所不知。殊不知,人家是想让他知道罢了。当然了,现在情况好多了。因为这官家时不时会看《京华报》,而《京华报》上的新闻又太及时。如果皇城司比《京华报》还慢,赵煦会怎么想?甚至,赵煦只能通过《京华报》知道汴梁城中发生的事,赵煦会怎么看皇城司?



    不过,张正书知道《京华报》上的消息,赵煦可能不太相信,毕竟不是自己报上来的。可若是皇城司写了报告上去,那就不一样了,自己人的消息,赵煦肯定会重视起来。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跟来财说了他也理解不了。



    “小官人,我们现在是回报社么?”



    来财有点迫不及待地问道,他一个月没回繁华的汴梁城,已经很是想念了。农家子出身的他,对繁华的城市有着痴迷一样的向往。



    “先去‘兰蔻’香水行看看!”



    张正书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因为香水的售价昂贵,虽然出了好几种香味,但销售量却日益下降。以至于,香水作坊不用开足马力,都可以供应得上了。稳定下来的香水行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好官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飘依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飘依雨并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