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风云录

    第八卷 纷乱时局

    第一章 军势震天扬汉威

    第一节整编屯田兵

    天启三年(后金天命七年),六月,通州镇总兵府大堂。∈>

    刘云威坐在大堂上首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一般;而周天逸、胡坤、陈子同正在和赵开山、李天昊、王敢当大声争吵着什么,几人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而陆英、吴兴也正在和袁明轩、孙元化在一旁探讨着什么,双方言语之间十分犀利、互不相让;剩余的温破虏、高宏光、皇甫明、马世明也是眉头紧皱,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一般。

    大堂里面激烈的争吵声,让守在门外的亲卫战士惊恐万分,要知道正在大堂里面议事的都是通州镇幕府的知事、汉威军的领军大将。双方竟然吵成了这个样子,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了,一时间门外的亲卫战士全都面色凝重,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刘云威看了看已经快要吵翻天的众人,用力敲了敲桌子大声说道:“好了,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

    堂上的所有人闻声都安静了下来,各自回到了座位上,齐刷刷的看向了刘云威。

    “咱们汉威军将士返回通州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各营的兵力也都足额补充了,将士们的兵备也都齐备了,咱们汉威军整顿过程中最难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完了,大家还有什么可吵的?”

    刘云威见大家的火气都消了一些,便继续说道:“至于大家争论的十万屯田兵到底能不能整编,我想大家也不要再吵了,我就在这里独断一回:此次整编势在必行,而且可不让换!幕府的各位知事如果有什么意见,就请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够说服我,那我可以考虑收回这条命令。”

    话音刚落,袁明轩便面色凝重的起身说道:“小将军,我和幕府的诸位知事都是一致认为,十万屯田兵不可整编进主力大军。”

    刘云威笑着说道:“那袁大人就说一说理由吧。我记得去年大军出征西南四省平叛的时候,各营可是都感到兵力不足啊,当时大军要是有二十万大军的话,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横扫西南了,也不至于耗时数月之久了。”

    此话一出,赵开山、王敢当都是大声说道:“大哥说得对!咱们就该大力扩充兵力,到时候出征辽东的时候,才能对建奴形成绝对优势!”而旁边的陆英、吴兴等人也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袁明轩皱了一下眉头,继续说道:“其实说心里话,我和诸位知事也是希望咱们汉威军发展壮大的,但是咱们要先解决三个问题,大军才能顺利扩编,才能将十万屯田兵整编进主力大军之中。否则的话,整编之事只会给咱们通州镇带来祸患。”

    “袁大人请讲,我和诸位将军洗耳恭听。”

    袁明轩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其一:就是朝廷是否会同意咱们汉威军继续扩编,要知道现在通州镇的军力已经是国朝各军镇第一了,光是现在的十万大军就已经让不少军镇的总兵、大将眼红不已、心生不满了;小将军,诸位将军,现在可不是先皇万历爷在位的时候了,可以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咱们,所以咱们必须要将事情想的周全一些。”

    众将都是沉默了,静静的听着袁明轩的话没有打断,而刘云威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其二呢?”

    “其二,就是咱们通州镇能不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兵力。要知道现在咱们通州镇需要支付军饷的兵力只有那十万主力将士,剩余的十万屯田兵只要用屯田的产出代替军饷就可以,而且每年还能够为咱们通州镇贡献不少的军粮用于各项开支;一旦这十万屯田兵全部转成了脱产的主力大军,咱们通州镇每年的养兵费用不但要翻上几倍,而且军屯的田地也要荒废掉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刘云威想了一下,问道:“马知事、陈知事,现在市舶司和屯守司的收入如何?如果军屯撤销的话,咱们通州镇能不能支撑得住?”

    马世明和陈子同对视了一眼,而后马世明起身说道:“启禀总镇,如今市舶司下辖的船队已经有三十余艘海船了,每年可以为咱们通州镇赚回六十余万两白银,去年在北直隶各地开设的二十余间商铺也开始盈利了,估计今年可以进账十余万两白银。”

    陈子同也是面有难色的说道:“启禀总镇,屯守司管理的民屯每年可以产出十余万石粮食,扣除百姓需要留下的口粮,咱们通州镇可以进账大约六万石左右。”

    刘云威叹了口气说道:“也就是说,军屯撤销之后,咱们是养不起二十万主力大军的。”

    马世明和陈子同都是微微叹气,而袁明轩则是说道:“小将军说的没错,二十万主力大军一年的饷银就高达一百二十八万两左右,将士们的口粮也需要消耗一百三十万石粮食,这还不算将作司的开支和幕府的开支。就算像之前一样有朝廷的支持,咱们通州镇也一样养不起这么多的主力战兵。”

    说到这里,刘云威的脸色已经开始有些难看了,说道:“袁大人,还有一条难题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皇明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皇明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