璨无比。

    画工们伏地上,忐忑地等待皇帝发落,但秦始皇却久久无言,双目欣赏着画工们重现的瑶池之景,王母之容,过了好一会才赞道:“甚善!”

    画工们大喜,遂献上了一首赋,来形容西王母的容貌: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虽然很合乎情景,但这是直接剽窃了宋玉的《神女赋》,楚人画工自作聪明,却不料秦始皇身边有人读过这篇的,立刻指了出来,秦始皇倒没有怪罪画工,只是道:

    “朕身边,为何就没有文采斐然如宋玉者,能作一篇《西王母赋》出来?”

    此言一出,精通辞赋的近臣们都跃跃欲试,但秦始皇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还是不喜欢楚国的赋,过于追求辞藻华丽,太过矫揉造作,而且还夹杂了大量楚地才有的词汇。

    于是秦始皇嗟叹道:“西王母乃天帝之女,禀天地阴阳造化之妙,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其状峨峨,非亲眼所观,何可轻言其貌?寡人必见之!”

    ……

    是夜,让人将帛画挂在自己寝宫中,秦始皇端着烛火再度久久端详,目不转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当连内侍来请问,今夜是否要招随行的嫔妃侍寝,他都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自从胡亥之母死后,皇帝也失去了最后一位还算宠爱的妃子,其余诸嫔、七子、八子,在他眼中都无甚区别,而从六国掳掠来的数千宫人,他心存警惕,更无一垂青,只让她们在修筑好的六王宫里枯老。御驾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每次出行,皇帝也只挑最乖巧的几位随驾,偶尔临幸一次,但都像是例行公务一般,无甚趣味。

    于秦始皇而言,她们,并不比堆积在案几上的简牍奏疏有趣。

    但自从巫稚为他解梦后,秦始皇却发现,自己竟重又对一个女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便是神秘的西王母!

    对神秘事物,天人传说,不管是方士所谈的蓬莱瀛洲仙岛,还是巫稚所言的夸父巨人、西王母之邦,秦始皇都保持着宁信其有的态度。

    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暗示自己:“朕绝非凡人,而是真正的天子!”

    对母后的厌恶,让他宁可相信,自己是天命玄鸟而降。

    与秦人同源的殷人相信,“王者宾于帝”,商的主要先王,象高祖太乙,太宗太甲,中宗祖乙等死后,都能升天,得到“帝”的名号。

    周就不一样了,虽自称天子,但已认为自己是凡人,只是在代天牧民而已,所以去帝号,称人王。

    而进入战国后,七雄相继称王,连小小中山、宋国都来凑热闹,王者的神秘色彩荡然无存。所有人都知道,就算一头猪戴上冠冕,他也是王,而一旦失去了权势,王连庶民都不如。

    这也是秦始皇一定要为自己加帝号的缘故,他要重新将殷商时帝王的神秘色彩,加持到身上!

    秦始皇还隐隐期盼,自己有一统海内,天下大同的功绩,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可以得到昊天奖赏,让他死后也能升上九天,继续在天上做明明上帝。

    又或者,直接能长生不死,自己做万世皇帝!

    但年近四旬的秦始皇,已经能感到身体的衰老,感到自己力不从心。

    所以他才不顾一切,在骊山扩大陵寝,要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又在关中大兴土木,想要如方士所言,将渭水当做银河,咸阳宫为紫微星,打造一个地上天国。

    当祥瑞在陇西出现后,他又立刻铸造了十二金人,摆在宫殿门口。

    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在做一个庞大的仪式,想要引起昊天的注意。

    但内心深处,皇帝又是清楚的:这么做其实没什么用处,徒劳而已,既没有神人降临关中,他的身体也没有忽然年轻,羽化登仙更遥不可及。

    所以他又起用方术士,或炼制丹药,并做着派人去海外求仙的打算。

    直到巫稚将一个更有意思,更让人神往的传说摆到皇帝面前,他的目光才从烟波渺茫的东海挪开,回头看向离秦地并不算远的西方。

    巫稚给他列出了新的选择:东海有长生不死的传闻,西边也有。

    但东海只有没什么名气,说不出具体名号的“仙人”,西边却有令人神往的西王母!

    秦始皇相信西王母是真实存在的,亦相信她有长生之术,容颜不老,并派十二金人向自己发出了邀请。

    这份请帖,皇帝决定接下来!

    但他并不打算像周穆王一样,带着一批人远赴绝域,那是抛弃天下的不负责之举。

    秦始皇帝是能兼顾爱好和政务的人,他绝不会离开自己的疆土半步!

    这次西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秦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新番并收藏秦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