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目中的龙潭虎穴走去。

    这李先生本是张琮母亲李氏的族弟,身上也有举人的功名,却因为家里有一个偏心老父,落得个衣食无着的境地被赶了出门。李氏见他学问好,又心存着帮帮这个族地的意思,便将他聘来做自家的西席,横竖她一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也不怕所谓的族叔。

    李先生心知只要自己老父活着一天,他便一天没有出头之日,干脆也不再想继续科考这事了,只管在张家待得安安稳稳地专心教学生。李氏早就从张老太太手里接过了这个家,见他尽心尽力,怎么都不会亏待自己的族弟,他倒是有些过得乐不思蜀的意味。

    “李兄难道就从未有过不甘么?”坐在李先生对面的人衣衫褴褛,却安然自若,毫无困窘之意,抬手沏了一碗茶。

    那李先生谢过,方接茶道:“人各有命,时飞志向远大,为兄以茶代酒,以敬来日弟金殿传胪。”一抬手一仰头,便饮尽了。

    那时飞摇头,道:“偏偏好茶牛饮。”只好又与他倒一杯,方谢道,“弟谢过兄长好意。”不过一语尽心。

    两人正说话喝茶间,房门被扣响,李先生笑道:“必是我那不争气的学生。”方高声道,“还不快进来。”

    张琮磨磨蹭蹭地推开了门,林瑜见他不甘不愿地样子,心想,从古至今,害怕老师大约就是学生不变的天性了。即使他才告诉这个表哥说,有他这个小童在,那先生又有客,必然不会十分为难他也没用。

    果然,李先生并不问张琮是不是还有功课未完成,只拉着林瑜和他说话,见他条理清楚,比边上缩手缩脚的张琮还要大方些,心里叹了一声。未留他们多久,只看快要摆饭的时候,就命他好生将林瑜带回去,又叫上了一个婆子一路遥遥地跟着才放心。

    见两个小的走了,李先生对一直沉默吃茶的友人笑道:“你看,我给你找的这位小学生,可还称心?”

    张琮自出了自家先生兼族叔的大门,就送了口气,这时候再想不起来原本打得主意,只想着赶紧回祖母那边是正经。今日林瑜在,大家必是一起用饭的。

    姓贾,字时飞,林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一个原著人物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了。他看看匆匆忙忙样子的张琮,不经意般问道:“那贾先生,你可知晓?”

    张琮挠挠头,道:“我只知是先生好友,外地才来的,如今正寻暂居之地。”

    这就对上了,林瑜一笑。想那李先生还与他做引见,只怕是之前他托大舅寻一坐馆启蒙之人,正好寻到了他头上——这贾雨村与林家倒是有缘分。

    果不其然,过午之后,张大舅遣了小子寻他书房说话,说得正是这一件事。

    “这贾雨村我也见过,有学问且不迂腐。只是此人非久居人下之人,只怕攒够了银两便要继续赶考。”他细细地说与林瑜听,知道这个外甥自有主意。

    能一举考中进士的人学问怎么会差了,能给钟灵毓秀的林黛玉启蒙的人又怎会迂腐,林瑜想着,倒是对红楼一书中这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很感兴趣,便笑道:“只是启蒙罢了,我原也没想让他教我多长时间。”

    张大舅笑道:“也得有两年时间,否则李先生也不会将他荐了来。”原来那贾雨村如今才有秀才功名,乡试三年一次,今年他生了场小病正巧错过了,再考就需得在等三年——算上如今快翻年了,也就还有两年多一点。若是乡试顺利,次年就可参加会试,会试再得中,殿试再差也有个同进士出身,那时就真真是鱼跃龙门,一朝成了人上人。

    在林瑜的印象中,贾雨村此人被后世部分红学家批为奸雄,也是在红楼中少有细细描写的,由原本志向高远不入俗流,渐渐被乌糟的官场同化成自私忘义的贪官第一人。

    因此在他眼里,他对贾雨村的兴趣倒是第一了。不过这也难怪,他原本请启蒙先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事,而是想从读书人的角度潜移默化的了解这个朝代,到时候不至于让自己太过格格不入。

    没有一个经过正统教育的传统读书人引领着,林瑜再天才也没办法走上科举这条道路,更遑论考取秀才举人。

    彼此双方都有意,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下来。在贾雨村眼里,只要教一个些许小童,既得了丰厚的束脩,又并不大耽搁他温书,何乐而不为呢?

    林瑜果真在张家待到腊月才回了自己家。彼时,京城堂叔那边的年礼都已经到了,他略略地看了看,比之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却多了好些鲜亮的小孩子会喜欢的物事,并一套有林如海亲笔批注的四书五经。

    他吩咐了白术将这书搁到外书房,又叫外头收拾起房舍来。

    请了先生白术是知道的,该怎么准备心里早已经滚了几个来回。她拉了灵芝细细问过先生多大年纪,可有女眷等语,又问林瑜房舍如何安排,林瑜便叫她自与林老管家商量,白术也不为怪,抬脚就走。

    如此忙乱了几日,又有灵芝来回,说是族长那边催着打点年货。

    如今的宗族规矩,一族里过得好的,少不得拉拔拉拔那些没个营生进项的,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拍个西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拍个西瓜并收藏[红楼]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