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闲人。”林瑜看出了林如海的疑惑,解释道,“也算是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庄子上农活只是一部分,解放生产力这种事情对林瑜并不是很难,科学种植的书籍他应有尽有。但是,林瑜对于这里的期待不仅仅如此。

    这个时代,佃户和主家的关系并不仅仅是租种土地,虽然比不上唐时那样完全的人身依附,但是在本朝不限蓄奴的风气下,佃户的处境也糟糕了很多。林瑜还不至于无情到想办法将这些律法上还算得上是平民的百姓,一个个变成贱户,日后便是一代代的家生子。看上去像是关系更加亲近了,如今也有一部分勋贵,比起外头雇佣的,更加相信这种一代代传下的家生子。不过,效果如何,只看贾府败落后的赖家就知道了。

    “土地是根,借此将这些人扎根在这个庄子上。”林瑜一边说,一边带着林如海看了看几家庄户人家,“如今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羊,比起我刚接手的时候已经好过了许多。”

    “那么多的肉怎么消耗?”林如海想起林松一家,心里叹一声家风不正,便不再想起,只是好奇地问道。

    “家里有酒楼,正好用上。”林瑜叫人养这些牲畜的目的并不只是为此,更多是要提取油脂来制皂。只是现在与这个堂叔还不至于说这些,否则便有交浅言深之嫌——常年的书信交流到底比不上累月的相处,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里倒是一个世外桃源。”林如海满意地看着井然有序的景象,看样子这里很符合他一个文人对于田园之乐的向往。也是,这里人人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看见他们便自动停下来行礼。礼仪虽然疏松,但有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都是生活得好了才有这般的讲究。

    “桃源?若无规矩,哪来的方圆。”林瑜叹了一句,心道,日子好过了,这是不假。只是哪里都有想要不劳而获、还改不了好的人,对于这些人所采用的手段,就有点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然,不是什么杀人放火天凉王破,林瑜还不至于到如此看轻人命的程度。

    “规矩?听着倒像是法家的声气。”林如海看一眼身边的堂侄,意味深长地道。

    一听这句,林瑜摇头笑道:“如今,还哪来的法家呢?”他的本意,也不是什么法家。林瑜知道自己这个堂叔一时会错了意,也没有急着解释。

    “也对,自汉武之后,再无杂学。”顿了一下,林如海笑道。

    另外,一个人太远了宗族,说出去也不好听。君不见,便是荣国府的凤凰哥儿贾宝玉也上几天族学,后来因着贾家的族学闹得太过不堪,又进了大观园,这才不了了之。

    这些年他与京城海叔的书信一直没断过,除了前两年京城出了一桩大事。那时京城戒严,风声鹤唳了大半年,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通信才算是恢复。

    随后,老皇帝昭告天下,太子暴毙、加封义忠亲王,自己也火速退位做了太上皇。如今在位的,是原皇四子,并不大让人瞩目的一位,也不知打坏了多少人家的如意算盘。

    其中就包括贾府。

    不过,相比于林瑜在邸报上看到的一批接一批秋后问斩、抄家流放,夺官贬职的都该额手称庆,好歹捡回了一条性命。若后继有人,未必没有东山再起之阶。

    “我那便宜先生运气倒是好。”想着,林瑜对身边的京墨笑道,“秋闱虽然赶上了风波,但是他在金陵,倒也没什么妨碍。等第二年春闱了,大事都定了,他正巧做了第一届天子门生。”

    这两年,京墨由林瑜带着,林老管家教着,褪去了跳脱,逐渐露出沉稳的模样来。他听着自家大爷这句不大恭敬的话,反问道:“您是看见什么了,突然想起他来?”他做自家大爷的书童,又兼着伴读,自然也是在贾雨村跟前读过两年书的。

    现在要他想起来,那两年的时光着实是辛苦,连带着他对这个先生也没什么好印象。不说他目无下尘罢,自己原是个仆人之子,也怪不得人家。只是贾雨村讲课着实天马行空,博古论今,又通典故。下课之后,他总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一一对照着脑子里强记下的内容再寻去。

    这么说起来,完全不觉得哪里有问题的自家大爷似乎更加可怖一些。

    林瑜手腕一翻,指着一行短短的小字,道:“瞧,被革职了。”

    京墨定睛一瞧,摇头道:“这才上任多久?”甚至都不必多费心思计算,问道,“不足一年吧?”

    “可不是。”林瑜含笑放下邸报,京墨自拿了去收拾起来。见他心情好,心里讶道,自家大爷与贾先生不是还算得上师生相得,怎的他去了职,他倒挺高兴?便这般问了。

    林瑜不好说自己并非幸灾乐祸,只是笑道:“与他无关。我只是想着,过了些许日子,海叔的好消息便要来了。”如今身在这个时代,林瑜又自诩半个局外人,自然比旁人对如今的局势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太上皇已经退位一年,新皇的脚跟却是将将站稳。别的不说,林如海的升职便可窥一斑。

    他这个海叔必不是太上皇或原太子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拍个西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拍个西瓜并收藏[红楼]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