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阿秀哥给他平了反,恐怕霍光的历史地位,也和李广利差不多。

    成为一个脸谱化的反派。

    想到这里,张越就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自己眼前的这位海西候、贰师将军李广利。

    这位天子的大舅子,现在大约四十来岁,可能是因为长期屯兵、驻守在居延、张掖,代表天子震慑匈奴和西域诸国,所以他的肤色都被太阳晒的黝黑,皮肤也很粗糙,但他很爱干净,将自己的髯须和衣着都打理的非常整齐,腰间挎着一柄似乎镶嵌了珠玉黄金的宝剑。

    一开始张越还以为他这是在炫富,但仔细观察了之后,张越知道他是在炫耀武功!

    因为那柄宝剑的装饰和形状,不是中国式的长剑。

    而是带着希腊文化特征的宝剑,剑鞘上甚至雕刻着不知道是雅典娜还是谁的形象。

    毋庸置疑,这是他的战利品!

    回溯过历史的张越知道,大宛王国在欧陆史书上被称为‘巴克特里亚’,乃是亚历山大东征军的后代所建。

    而现在,这些马其顿殖民者与中亚塞人的混血后代,却臣服在汉室脚下。

    可能几十年后,这个王国就要不复存在,甚至沦为汉室的一个郡县。

    这样想着,张越就觉得似乎挺有意思的。

    ……………………

    张越在观察李广利,李广利自也在观察着他。

    “这个张子重还真是年轻的过分了!”李广利凝视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侍中,心里想着:“我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沉迷于斗鸡走狗之中……”

    而且,这个侍中官和宫廷传说的一样,身材不是很高,最多七尺,体型修长,倘若不知道他曾经的所作所为,李广利几乎都要以为这个年轻人是齐鲁的儒家名门子弟了!

    但……

    已经混迹政坛和军队二十几年的李广利,早已经明白了一个真理——上位者,无论昏庸还是优秀,无论年长还是年少,既然其能身居高位,必有其材!

    小瞧他人,是一定会吃亏的!

    所以,当下李广利就轻身对张越拱手还礼,笑道:“张侍中,久闻大名,今日相见还望侍中不吝赐教!”

    他身后的诸将纷纷拱手道:“还请侍中多多赐教!”

    “不敢当!”张越笑着拱手请道:“还请君候与诸位将军入座……”

    说着就和刘进带着众人,入了官衙正厅。

    宾主各自落座,刘进自然端坐上首,而张越和李广利则分坐其左右,其余诸将则各坐两列。

    立刻有着下人,奉上茶点。

    “还请君候为殿下介绍一下诸位将军……”张越落座就笑着说道。

    李广利闻言忙恭身道:“这却是臣疏忽了……”说着就起身对刘进和张越脱帽一拜,然后才道:“请容臣为殿下及侍中介绍……”

    他先走到左侧,对着那位坐在第一位,看上去身材高大,但看上去颇有些文雅模样的将官介绍道:“此乃臣的长史王宣……”

    “王公昔年曾入读于太学,太始中闻得西域车师等国侵害汉商,愤而投笔从戎,十余年来殚精竭虑于佐军之事,军中大小事务多赖王公辅佐之!”

    王宣立刻起身,对刘进恭拜道:“末将王宣拜见殿下……”

    然后他就目光灼灼,像看美人一般盯着张越。

    当年董仲舒在世时,他曾旁听于茂陵,后来更成为太学生,算是董仲舒的门徒,与董越也算有些交情了。

    所以,他知道现在公羊学派是将未来希望押注在这位侍中官身上的。

    更知道,这位侍中官献《春秋二十八义》于太学的事情。

    自然对张越充满了好感!

    张越对他,更是有着无穷好感!

    因为,若张越没有猜错的话,这个王宣大约就是历史上,李广利带着大军深入郅居水时,想过发动兵变,捕拿他的那位无名长史了。

    这样的人,确实是值得尊敬的。

    李广利却是继续来到下一人面前介绍着:“此乃将军李哆!”

    “李将军素有奇谋,曾与臣共伐大宛,多次献策,出奇计破大宛城塞无数!”

    张越一听也是肃然起敬,将军李哆!

    这可是一个智囊型的名家,他的成名战不止是一个大宛战争。

    在天山战役中,据说就是他献策,使得李广利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的破绽,击破之,阵斩一万多!

    李哆身材就比较粗矮了,身高可能与张越相差无几,看上去低眉顺目的,属于那种一声不吭的老实人。

    若李广利不说,张越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哪个被匈奴和车师人称为‘狐狼’的汉将了。

    狐是形容他的狡诈、多谋,而狼则是对他凶残的概括。

    据说,只要被他找到破绽,他就会立刻抓住,并狠狠的撕咬上去。

    大宛战争中,还只是校尉的他,就曾经连出计策,不断调动大宛郁成王的主力,最终为汉军主力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