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初,大将军长平烈候卫青出击河套,发动河套战役。



    大军行至北河(河套地区的黄河支流),被波涛汹涌的黄河阻断了前进的道路。



    若是绕路,至少需要数日,匈奴主力可能跑掉。



    关键时刻,卫青随军的隧营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在一个白天和晚,在汹涌的北河河面,架起了十余座浮桥。



    汉军主力因此顺利通过,并将数万来不及撤退的匈奴人,堵在了阴山脚下。



    李善闻言,先是一楞,然后立刻道:“不知道张侍想要那一支隧营?”



    他在这刹那,几乎化身为后世的推销员,向张越介绍了起来。



    “侍是想要华阴校尉的隧营,还是长安隧营?仰或者湖县隧营?”



    “这三支隧营,皆是下官治下最好的隧营!都曾参与过各种重要工程!”



    “像是华阴校尉部麾下的隧营,曾参与了河东郡的治河工程,其后又投身于函谷关迁关工作,天子也以为善,予以嘉奖……”



    “至于长安隧营,那更是精锐了!”



    “他们曾在瓠子口堵塞决口,也曾在酒泉、张掖修建边塞,更曾参与过昆明池、建章宫以及茂陵工程……”



    “而湖县隧营,则是驰道的维护者,龙首渠的修建部队之一,尤善掘土作业……”



    “当然,侍若是想为日后出征做打算,那下官郑重推荐屯驻于霸陵的霸陵隧营,这可是整个关最好的作战隧营了……”



    “他们善于修葺各类军械,尤其善于修葺车马……”



    “其还有不少,乃是少府卿的工匠子弟……”



    “最关键的是,霸陵隧营,在关键时刻,甚至还能随军白刃冲锋……”



    张越听得一楞一楞的。



    感情,自己白担心了。



    这位如候不仅仅不给自己穿小鞋,甚至巴结的都有些过分了。



    他所介绍的那些隧营,哪一个不是编制过千,威名赫赫的工程队?



    张越倒是想要,但他养不起啊。



    拿霸陵那支隧营来说吧!



    那可是驻扎在霸陵,专门负责维护和保养霸陵、南陵、阳陵以及长陵的精锐!



    他们的前身,甚至是汉军南军的野战部队——灞军。



    在数十年前,这支部队甚至是直属大汉宗正卿直接指挥的武装力量。



    如这位李都尉所言,这支部队,虽然退化成为了隧营,但打起仗来,分把武器,人家也能嗷嗷叫着跟着冲锋。



    作为南陵人,对于这支部队,张越有着足够清楚的认知。



    “李都尉太客气了……”张越抹了把汗,欠身道:“都尉能给一个司马的隧营足够了……”



    汉军实行的是部曲仕伍的古典军队编制。



    通俗的来讲,是仕伍制度。



    一支作战部队,五人为伍,两伍一什,五什为队,两队合为一司马,五司马为一校尉,两校尉组成一个基本作战单位。



    具体到隧营也是如此。



    “一个司马?”李善听了,有些不可思议,道:“此事易尔,侍可以随便从下官治下的各县选一个……”



    “真的?”张越不敢相信的问道。



    “真的!”李善连忙点头:“下官安敢欺骗侍?”



    “那我要南陵县长水校尉配属的那个隧营司马!”张越立刻说道,语气都有些战栗了。



    打虎亲兄弟,阵父子兵。



    在这个时代,最可靠的,除了兄弟手足,是乡党了。



    乡党的关系,甚至有时候兄弟还可靠。



    尤其是在汉军之,乡党关系,更是袍泽之情的基础。



    那些在战场,追随着自己的长官,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永远是这个将军的乡党、亲兵。



    毕竟,在这个没有觉醒民族主义的时代,乡党成为了军人之间联络感情,加强羁绊的最好方式。



    飞将军李广,曾多次陷落匈奴之手。



    每次都能重新拉起队伍,靠的是有一大堆的陇右死忠粉。



    而对张越而言,再没有起长水乡本乡百姓组成的隧营,更让他用的顺手而且用的舒适的力量了。



    况且,那支隧营部队,能力也不差。



    在原主记忆里,南陵下的大小事务,他们总能处理的很好。



    无论修路还是栽树,或者给薄后陵园添砖加瓦,这支部队,总是能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