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做斥候很合适,这次带着他。”沈湛扶着她起来,帮她穿衣服,“这几天你要做什么。”

    苏婉如回道:“我去衙门看看,田分的怎么样了,不能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儿,给那些莫名其妙的人占便宜。”

    她怕有些乡绅走关系偷偷分田,这种事多了去了,她要不盯着,就连陆大人都可能会做手脚。

    “好。”沈湛颔首,卢成在门外敲了门,他去开了门卢成递了一封信进来,“爷,徐州杨长贡的信。”

    沈湛接了转身递给苏婉如。

    “杨先生的啊。”苏婉如拆开,信里两张纸,第一张里说了学堂里的情况,第二张纸里则道:“……我在应天读书时,结交了许多同窗,如今他们十几个人写信来给我,问可否随我一起进学堂。我心道徐州学堂学生并不多,可又寻不到更好的理由拒绝,便来问您,别处可办学堂,若需先生,可请他们来,虽只是秀才举人,可教孩童启蒙,读春秋史记应不会误人子弟。”

    “他谦虚了。”苏婉如轻笑将信给沈湛,“他的同窗想要来投奔我们,你说我怎么回他。”

    后宋还没有开朝,所以一些官员配备都是空置的,这些学子说来做先生,已是对后宋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可以啊。”沈湛看过,“南阳也要办学堂,张府不是同意出钱创办吗。”

    苏婉如点头,道:“那我给他回了啊,只要他觉得人品好学问好的,都可以引荐给我们。”

    “嗯。”沈湛颔首,正要说话,门外卢成接着敲门,沈湛开了门卢成缩手缩脚的递了信来,“爷,又有信。”

    沈湛瞪了他一眼,“下次攒着一起送。”说着门也懒得关,直接拆了信,扫了一眼递给苏婉如,“我爹的。”

    苏婉如看过,将两封信叠好放在桌子上,进了梳洗室洗脸,过了一会儿披着头发出来,坐在梳妆台前抹着香脂,若有所思道:“我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你觉得呢。”

    “可以。”沈湛道:“等二哥到了山东,我们就能定国都,开朝称帝。”

    打仗也好,夺天下也罢,她心里都过了无数遍的画面,可真正说到定都称帝的时候,她却紧张起来,“那……国都的事,等二哥来问他的意思,还是现在给他写信问问呢?”

    “现在写信给他,他人已经在贵州了。”沈湛道:“也给他时间考虑,我们也要时间准备。”

    苏婉如点头,待沈湛出去,她就铺开纸,认认真真的回了三封信。

    信送到苏季手里已经是半个月后了,苏季在平越,打这里没费什么力气,因为离的远,这里的卫所虽撤了但兵却暗中为散,他们一到,几乎是顺风顺水。

    “多谢各位肯定。”苏季端着酒碗,站在桌边,看着各位文人侠客,两桌人时一共十八位,十一位读书人,七位武艺高强有将才之范的侠客。

    也非这一处突然来的人,而是半个月前,陆陆续续赶来投奔他的。

    “苏二爷。”其中一位姓墨的先生道:“你是有德之人,无论是曾经的后宋,还是现在的后宋,都是我等愿意效力的。我等愿意跟随苏二哥,一往无前,创就大业。”

    “好!”苏季回道:“这一碗我苏世元敬各位,干!”

    十八个人一起端碗,喝完碗中酒。

    喝的兴起,桌上几位读书的先生即兴吟诗,挥毫泼墨著在墙上,苏季大笑,赞不绝口。

    酒到夜半,各人散去,醉醺醺的苏季由段震扶着回了房里,“殿下,可要给您煮点醒酒汤来?”

    “不用。”苏季站直了,笑着道:“这点酒还醉不倒我,不过是助兴罢了。”

    段震愕然,喝了有一坛了,没想到苏季酒量这么好,“还是喝点,免得您明日起来后头疼。”

    “有劳了。”苏季谢了段震,到书桌边坐下来,桌上放着信,他拆开来看过之后便失笑,提笔给苏婉如回信。

    “开朝登基称帝之事可再等半年,待我们在山东汇合后,再商讨此事。至于都城,别处都不再合适,唯有燕京方可。”

    “回过平江府后,我将都城建在燕京的想法更为坚定。不烧不毁,我便要坐在赵之昂坐的龙椅上,让他死不瞑目。”

    “婉婉不必担心我,二哥已不是十年前的毛头小子,不管什么事都会三思而后行。”又道:“至于你说的有能之士投奔。既来之则是客,暂时安顿留用便是,我们不多这些人。如此,才能让天下真正有才能的人,来投奔效力。”

    苏季写了许多,虽未酒醉,但头却有些酒兴,他折好信放进信封封好,靠在椅子上歇了一刻,忽然起身走到身后挂着的疆域图边。

    此处离成都府很近,来回不过十日的距离。

    “殿下。”段震端着醒酒汤进来,“要不,您回一趟成都?”

    段震不知道苏季的心思,他只是知觉苏季可能有事想要回去一趟。

    “算了。”苏季一笑,道:“大事未成,不能害人!”

    段震一愣,“害谁?”

    苏季拍了拍段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绣色生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莫风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风流并收藏绣色生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