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秋。”冯姑姑喊着陆思秋,“你针线带来了吧,就在青红房里吧,正好和我说说话。”

    陆思秋带着个小丫头抬着绣架,笑盈盈的应着是,跟着冯姑姑去了青红的房间。

    门开着,苏婉如就看到里面有个鸡翅木的衣架,架子上搭着一件没有衣袖的明黄龙袍,袍身上的龙已经绣好,即便离的这么远,她都能感觉到这身衣裳的华贵和气势。

    青红的手艺确实不错,等两边的袖子做好,应该更好看。

    只是可惜了,穿的人是赵之昂。

    苏婉如收回视线,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件衣服。

    青红看着嘈嘈杂杂的地方,原本是她的做事的房间,现在她却像是个外人一样,无处可待,她在门口立了一会儿,笑着道:“冯姑姑,我有些事,一会儿就来,你们先说着话。”

    她也不管对方答应不答应,转身就去找王姑姑,王姑姑很无奈,“这事掌事也没有办法,何况你我呢。你先回去做事,等稍晚些掌事回来,我去说。”

    “甭管她们做什么,你安心将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可知道。”

    青红无计可施只得回去。

    陆思秋这两日觉得头顶的那片乌云终于散开了,她有种拨云见日的通透感……冯姑姑答应了,回京时带她一起走。

    将来,她就待在京城,再也不回这个地方了。

    她起身,看着身后挂着的那件半成品的龙袍,目露艳羡……说来说去,锦绣坊还是青红最风光,她们绣的最多是给皇后娘娘私用的摆设,只有青红,绣的却是龙袍。

    多高的荣耀啊。

    她仔细看着,冯姑姑见她这般,就解释道:“针法其实没什么区别,难就难在分线和配色上,什么时候用金线,什么时候用银线,龙要怎么样有气势还不能显露出轻狂。”

    “这很不容易,往后姨母再细细教你。”

    陆思秋深以为然,满眼的艳羡,“姨母,您若是亲自绣的话,肯定比这个好吧?”

    “那是自然,当年我和你娘的手艺,无人能比。尤其是你娘,若非眼睛……”冯姑姑面露不屑,“此番是司公公抢先一步,将龙袍带到这里。她说了一半摆了摆手,不想说了,“都成了定局,说多了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陆思秋眼睛一亮,左右看看,低声道:“我看还有袖子和腰带都没有成,姑姑为何不接过来自己做。”

    “针法不同。”冯姑姑摆了摆手,“若惹得圣上不满意,到时候大家两败俱伤,没有人能得好处。”

    陆思秋点头应是。

    “你说的那位小绣娘,就是外面坐的那位?”冯姑姑看了一眼正对着门的苏婉如,陆思秋点了点头没说话。

    冯姑姑便道:“瞧着手艺还行,是个好苗子。”她话落,又摇了摇头,“不过,比起你来总归是差了点,你们姑姑也着实少了点规矩,就是论资排历,她也不该偏袒一位新来的小丫头。”

    陆思秋没说话,手攥成拳头眸色阴冷,若非苏婉如,她又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

    “行了,你也不要难过,有手艺到哪里都有饭吃。”冯姑姑拍了拍陆思秋的肩膀,陆思秋低声道:“姨母,我有个办法,既能完成您的心愿,又能解决掉她。”

    冯姑姑皱眉,沉声道:“思秋,你不要乱来!”

    “姨母您放心。”陆思秋回道:“我就算犯了错误,不还有您在吗,更何况过些日子我们就能去京城了。”

    冯姑姑目光动了动,盯着陆思秋摸了摸她的头,“不要胡思乱想,先将手里的事情做完有始有终,年底就和姨母一起去京城。”

    陆思秋点头应是,目光中露出破釜沉舟之势

    青红进了门。

    她和大家笑了笑在绣架上前坐了下来,右边的袖子上了绷子,才绣了一半,所以她才着急,此刻也没有心思多想,埋头做事。

    两边的绣娘就追着她问,“这银线分量是不是略多了点。”

    “是啊,我倒觉得多放点金线比较合适点。上回圣上出巡,我们看到的龙袍就是这样的。”

    青红只觉得脑袋里嗡嗡的响,有气无力的应付着她们。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苏婉如就想到了赵衍!

    “那把伞,还是不还?”苏婉如心头念叨着,收拾了东西回了自己的院子,那把伞安静的待在屋檐下,她想了想还是拿了伞,和焦振英打了招呼,“……中秋节那天和别人借了伞,说好今天去还回去。”

    “早去早回。”焦振英道:“把你的帷帽戴上,过了午时就要回来啊,我让厨房给你留点饭菜。”

    苏婉如笑着道谢,带着帷帽拿着伞就出了门。

    晚晴楼第三次来,她轻车熟路找到角门,刚一进门就有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迎了过来,道:“是不是苏姑娘?”

    “是!”苏婉如颔首,小厮便做了请的手势,引着她从后面进了大堂,顺着夹道拐了两个弯,进了一间雅间。

    房间摆设的很清雅,悠悠的古琴声从远处飘来,好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绣色生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莫风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风流并收藏绣色生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