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读书笔记被交给了萧如薰,萧如薰看后受益颇多。

    于是萧如薰意识到,不管理政务的太上皇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根定海神针,给天下人以安稳,帮助新皇帝度过最艰难的适应期,也在给新皇帝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他终有一日会死去,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他不知道,他想要给振邦留下更多,甚至给第三代皇帝留下更多,但是他不知道留下什么东西比较好。

    如果说是国土和国力,他留下的已经够多了,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停下脚步将现有的国土消化掉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那么其他的一些政治遗产,还有经济遗产,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做到更好了。

    他留给振邦的是一个稳定繁荣发展的强大国家,大秦的强大超越历朝历代,萧如薰不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好了。

    但是他还想留点什么东西下来。

    看到了萧文奎留给他的读书笔记之后,萧如薰意识到了他该留点什么更有意义的东西给振邦和后代子孙。

    把自己当作一个当代人,他已经改写了历史,但是未来是否会发生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知道,但是可能是一定有的。

    所以,为了让这种可能性变到最小,他需要将自己身为一个五百年后的来人最大的也是最没用的优势留给后代子孙。

    所谓对未来的预知和见识。

    这是今人唯一可以说比古人要更厉害的地方,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他能知道未来五百年可能会发生什么,即使这是一个被他改变过的世界,但是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改变。

    萧如薰觉得,自己有必要留下一点东西给振邦和后代子孙。

    于是,从定居到万寿宫之后的半个月之后,萧如薰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他打算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将他所知道的未来用一种比较舒服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告诉振邦。

    他觉得,他所知道的这些事情或许比他打下来的国土更有意义一点。

    因为对现在他所创造的一切,他还有诸多的担忧,而他所担心的这些事情,似乎正在渐渐变成现实,他毕竟不是在革命,他在创造的是一种可能,一种以他自己为代表的可能。

    而他一旦不再成为代表了会发生什么?

    萧如薰不太敢往深处去想,可是他不得不去想,他不不去思考那样的未来。

    即使他不愿意看到那样的未来。

    地主兼并土地会重新出现吗?

    地方势力抬头会不可避免吗?

    国家会逐渐腐朽,国土会逐渐丧失吗?

    萧秦帝国终将被覆灭,并且在一片废墟之上,点亮共和国的光辉吗?

    以前一切他不想去考虑的事情,现在空下来了无所事事了,心里忽然全部都是这样的猜测了。

    他到底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还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有没有为未来的某种可能奠定基础?

    思考的结果是,有——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u

章节目录

万历159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御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炎并收藏万历159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