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大了,而且还可以借此交好拉拢一些寒门子弟为其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让刘鑫最意外的还是,弘农杨家还有些眼色,没有说出一些大义凛然的话来道德“绑架”自己,要求自己共享出宣纸的制作技术。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刘鑫现在拿出来的宣纸已经是技术成熟,完全可以进行量产的产品了,至于宣纸可能会用到的材料,刘鑫相信以弘农杨家的见识。也应该明白宣纸的材料不会有多难得。



    毕竟以己度人。。。不对,应该说是举一反三,像弘农杨家应该是知道蔡侯纸的配方,所以就不难猜出宣纸的配方应该也差不多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弘农杨家在得到宣纸之后,便专门安排了人手对宣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材料分析,弘农杨家专门将一张宣纸分成了十多份,交给弘农杨家专门培养的造纸工匠(虽然蔡侯纸的实用性不佳,但是弘农杨家对于蔡侯纸还是有着一定需求的,所以弘农杨家也专门供养了一批造纸工匠,并且还有一个专门的造纸作坊)进行辨别。



    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为时代的局限性,造纸工匠并没有弄清楚宣纸的制作方式与原材料,确切的说是比较关键的那些原材料,所以弘农杨家试着制作了一些“宣纸”,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杨彪今天才会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只希望刘鑫能够将宣纸在大汉的使用权与售卖权都独家授权给弘农杨家,这样弘农杨家就能够借此获得更好的发展,甚至有机会让弘农杨家升级到曲阜孔家的层次!



    没错,弘农杨家的终极目标就是与被称为文圣世家的曲阜孔家并驾齐驱!



    没错,弘农杨家就是这么有野心,毕竟文无第一,虽然曲阜孔家因为孔子的存在,一直毫无疑问的占据着华夏文士家族的第一名,而身后的亚圣孟子所在的世家,孔子弟子们所在的世家都在追赶着曲阜孔家,可惜因为这些世家大族都和曲阜孔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都是对于曲阜孔家的地位有心无力,只能默默的跟在曲阜孔家身后了。



    而弘农杨家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士家族,弘农杨家到了杨赐这一代,声名鹊起,已经隐隐有和曲阜孔家相提并论的趋势,在学问方面杨赐自认为是和曲阜孔家同辈分的人相差无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错,杨赐就是这么自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孔子作为几百年前的人物,杨赐还是非常尊敬的,而且也知道自己也是学习了孔子留下来的知识,所以杨赐也没有“欺师灭祖”的打算,借着曲阜孔家的“尸体”上位。



    毕竟前文也说到过,如果你想要在一个行业或是一个圈子里脱颖而出,那么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踩着那些比自己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上位,当然了,还有一种方式便是“死同行”,当那些排在你之前的“同行”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在了的时候,那么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行业”中的带头大哥了。



    杨赐知道,指望曲阜孔家自行衰落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曲阜孔家的“江湖地位”摆在这里,就算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刘邦以汉代秦,都没有对曲阜孔家造成什么影响,反而还提升了曲阜孔家的社会地位,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曲阜孔家有所优待,所以杨赐认为曲阜孔家是不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杨赐也希望自己所在的弘农杨家能够和曲阜孔家一样延绵不绝!



    事实也的确如此,曲阜孔家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其香火从未断绝,而且随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曲阜孔家的看重(实际上就是华夏古代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统治者基本上都会去找曲阜孔家“背书”,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顺便也就再给孔子加封一些新的称号,一些很长很强力的称号),曲阜孔家才能香火不断,为人称道。



    所以,杨赐觉得自己是不可能等到曲阜孔家“自寻死路”的那一天,也不可能出手去找曲阜孔家进行“文比”,从而踩着曲阜孔家的“尸体”让弘农杨家成为文士家族的第一名,但是杨赐不甘心弘农杨家在自己的领导下就这样一成不变,毕竟杨赐觉得现在在自己领导下的弘农杨家无比的强大,尤其是文学方面已经是无人能比,所以杨赐希望自己领导的弘农杨家能够获得应有的地位。



    所以杨赐左思右想,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直到刘鑫的出现,确切的说是刘鑫手中的宣纸出现时,杨赐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寻求的问题答案已经出现了。



    孔子为什么能够名垂青史,庇佑后世的曲阜孔家,首先肯定是孔子的学识渊博,这一点杨赐都是十分肯定的,但是杨赐认为这并不是孔子能够成为文圣的重点,而真正的重点杨赐认为其实是孔子在当时的“名声”!



    杨赐认为,孔子就算是学究天人,如果拘泥于一地,著述编书,最后可能也只是留下一两本值得一读的“无名氏”著作罢了,但是孔子选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成都回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安哥的小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哥的小弟并收藏带着成都回三国最新章节